职业教育如何融入
新区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民进大兴区工委
从十七大报告中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到十八大报告中的“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代”两字的加入,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当前,我区的职业教育就是要在新区产业结构调整,面对新机遇、新要求的快速发展中,为新区的企业培养一线的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便于我区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科学决策,促进学校和学生以及在职人员更好的融入新区经济发展,针对当前新区职业教育资源存在的若干问题,我们对新区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问题进行了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一、大兴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与环境
(一)职业教育资源丰富,但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大兴区内职业教育资源丰富。目前,新区范围内有市属高职、中专、技工学校等公办职业教育院校7所,区属职业教育机构18所以及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所,所开设的专业基本上涵盖了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产业和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区积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结构,相继成立了职业教育集团和集团办事处、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协会,将原来的5所职业学校整合为2所,整合各镇教育资源,建设了14所镇成人学校。五年来职业学校毕业学生总计11706人,上岗就业10703人,平均上岗就业率达91.5%以上,专业对口率超过75%。“十一五”期间开展成人学历教育招生11486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总计249560人次,开展资格证书培训79932人,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总计122.5万人次,为开放、共享区内教育资源,提高人口素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新区机遇期的“大发展、大建设”,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新区的职业教育在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中暴露出很多问题。
(二)急需解决问题,以更好的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新区沿着高水平建设首都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的发展道路,朝着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发展目标迈进,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在新区已成优势;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北京奔驰汽车产业园、北京精细化工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成为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现代物流、现代服务、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北京第二机场的建设等,给新区带来发展活力的同时,对我区的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来看,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已经十分严重,职业教育是培养各级技术工人的主要阵地,根据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合理发展职业教育,是解决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重要措施。因此,我区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就必须解决,以使得我区职业教育资源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二、主要问题
(一)学生来源质量下降
在近几年的高校招生中,职业院校常常需要降分录取新生才能完成招生计划,由于其社会声誉、办学条件、学历层次等因素影响,报到率远低于本科院校,新生报到率下降成为职业院校的一大困扰。由于高职新生普遍起点较低,生源质量下降,课堂教学改革常常因得不到学生的积极配合与响应而很难进行,导致当前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只适用于高新企业较低端的用人要求。
(二)资格证书协调机制有待理顺
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发放缺少有序、规范管理,行业管理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对相关证书的审核、发放存在交叉现象,各部门彼此之间缺少协调机制,证书的多头发放,加大了劳动者技能鉴定费用成本,也使其无所适从,不知道用人上岗究竟需要哪种证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
(三)职业教育资源建设、利用不均衡
由于资金、机构等原因,职业院校的教学设施资源不均衡,有的教学设施落后,数量不足,而有的职业院校的实验设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使用效率相比企业和培训机构而言非常低,晚上实验(训)室的设备大多闲置,管理体制不适应新区的职业教育培训,实验室的服务社会角色不明显;实验(训)室使用效益不理想。
(四)职业学校对新区服务力度不够
由于缺乏与新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专业及制度,职业院校服务新区的力度不够,服务新区的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师资的利用不够充分。职业院校的教师对新区的在职员工培训较少,一般只是对国民教育系列的学生进行授课。无论是对全日制的职业院校的学生,还是对新区高新产业区的在职员工,都应该实现职业院校资源利用最大化、职业教育行为自主化、职业教育学习形式交互化、职业教育教学形式个性化以及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自动化。
(五)在岗职工职业教育入口始终不畅
实施严格的就业准入控制是落实“先培训,后就业”的劳动就业原则,保障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目前,我区职业教育领域并存着两种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我区劳动力大军的职业素质总体上还比较低,大批劳动者未经任何职业教育培训或未取得必要的职业资格证书便上岗就业;另一方面,社会成员参加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积极性较低,企业不愿承担职工培训费,使很多职业院校招生在职学员困难,面临生源危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就业准入控制不严,只有将就业准入控制工作落实到位,才能调动起广大社会成员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教育培训的积极性,从而将我区数以万计的广大劳动者转化为职业教育培训的对象和生源。
三、对职业教育如何更好的融入新区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相比,其具有市场性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及其紧密,作用直接的特点。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培养的是能够在第一线从事各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它也是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途径。而政府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起到的是主导性的作用,其政策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因此,对政府在职业教育更好的融入新区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实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政府应该树立职业教育的新理念,转变人才观念
随着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传统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区对应用技能熟练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导致职业教育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因此,建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对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政府应把职业教育作为新区经济和社会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的质量管理
首先,是注重教师队伍的质量提高。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新区各级部门应加强对我区监管的职教的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引导并加强区内职业教育院校间、区内职业教育与市级职业教育院校的交流,紧密教师与企业间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实践,提高实际操作水平,不断提高地方职业教育的师资总体水平。
其次,是教学设施资源的质量管理。由于资金投入、规划,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原因导致部分职业院校其教学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或者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或者优秀的教室、设备等得不到有效的共享利用,而造成办学效益不高。教学设施的建设与最大化使用涉及到就业导向、专业建设、产学研结合、校企结合、工学结合等方方面面。因此,这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统筹,领导各相关部门抓重点,保证教学设施建设及优秀职业教育资源的梳理与最大化使用。
第三,是政府应构建与时俱进的技能评定标准、质量认证、管理制度。这有助于职业教育规范教学和提高有效性,有助于社会认同我区职业教育的水平、质量和层次,有助于规范我区的劳动力市场,也使得职业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有目标可循。应逐步引导改革职业院校考试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要加强督导和评估,完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等。
(三)政府要加强舆论引导,转变人们的观念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舆论或者民众观念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软环境,决定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成败。在许多公众的观念中,职业学校是那些“差生”或“升学失败者”就读的地方,这种认识的发展使得职业教育在公众舆论中的形象发生扭曲,降低了社会对于职业院校的认同度,从而制约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引导舆论,转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观念是新区政府实施政策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建议政府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政府应该千方百计加强对社会文化和教育价值取向的引导教育,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采取各种措施,比如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对职业教育进行有效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转变学生和家长对于职业教育的态度,让他们认识到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形成应用性技能人才也是社会需要的人才观念。
(四)加强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实行多元化办学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逐步实现投资体制多元化,原计划经济下的职业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虽然政府资金投入是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重要来源,但是政府的能力毕竟有限,因此,引进新机制,进行体制改革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一,完善职业教育所有制结构。政府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吸引民间和社会的资金投入到职业教育中来,建立以公有制为主导,实现公有民办、民办公助、股份制、合作制、项目融资等多种形式共存的办学格局。
第二,放宽对职业院校的办学限制,强调服务职能。政府允许职业院校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自主调整职业院校的招生计划、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评价制度、毕业证证书发放、学制规定、教材选用等,增强其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提高学校自主办学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同时职业院校的主管部门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强调服务职能,鼓励学校创新办学模式,使其在专业和课程设置、师资培养上与企业需要、市场需求相符合,提高办学效益。
(五)积极引导企业或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进程
职业教育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发展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和合作。因此,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或行业参与到本地职业教育发展中来。政府对于单独举办职业教育的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对于举办职业学校的企业,在土地使用、教师培训资格认证、职称评聘、学生待遇、学校评估、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给予公办学校相同的政策,如免征土地使用税、教学用房免征房产税,对企业收取的教育费附加按有关规定返还企业用于职业教育。政府还应该鼓励校企合作。对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和其他形式的专项经费支持;对于那些实力强,知名度大的企业,政府应明确要求在学生实习、就业,专业教师岗位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政府则通过建立引导性资金、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给予支持,促进实训基地建设。而对于那些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小型企业,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和优惠政策,帮助其建立实训基地,从而增强企业办学的积极性。
(六)积极开展职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与其他教育形式一样,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好坏通常是由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来反映的,而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又会影响到公众对职业院校的观感,从而最终会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区职业教育一些就业问题的出现,固然有职业院校本身的课程设置、项目方向,学生本身综合素质的原因,但政府政策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学生就业。就业市场方面,扩展职教毕业生就业市场。政府可以将各种前沿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形势反馈到职校,促进他们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使教学为就业服务,培养市场需要的人员;在就业平台方面,建立多种层次的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各种就业信息;另外,对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以及参与就业中介服务的机构给予政策上的优惠等等。
总之,政府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起到的是主导性作用。而政府的政策制定和实施应该是综合考虑到职业院校、企业、社会公众等方面对职业教育发展, 理顺职业院校同行业、企业、政府职能部门等单位的关系,解决协调好诸如证书认定与发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利用,产学结合办学等实际问题,根据本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方式,促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更好的融入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执笔人:吴鹏鹏 陶 砂